霾害(2013/04/02)


霾害/低溫、潮濕、少風 小心十面「霾」伏【聯合報本報記者劉盈慧】        (全文網址: http://mag.udn.com/mag/campus/storypage.jsp?f_ART_ID=442620#ixzz2Ls3JIbZw)

    北京上個月被懸浮微粒十面「霾」伏,一整個月中只有5天沒有被霾害籠罩,嚴重的地區連前方20公尺以外的街景都看不到。

   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紹臣表示,「霾」統稱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、鹽類等非吸水性的固體微粒,顆粒非常細微,當空氣中充滿霾,不但能見度會降低,還會危害動物的呼吸道,所以稱為「霾害」。

    他說,北京霾的主要來源是工業排放的汙染物及石化燃燒物,成分包括二氧化硫、硫酸鹽、硝酸鹽等硫化物,這些細微顆粒會隨著呼吸累積在肺部中,造成呼吸道疾病。

    這類細微塵埃、鹽類,飄浮在空氣中肉眼難以分辨,陽光不充足時,看起來一片白霧霧,而且被光線照射後會產生散射;在大氣穩定、陽光充足的地下,霾看起來像是空氣中混著一層褐橘黃色,就像夕陽落日一樣。

   「懸浮粒子在低溫潮濕的氣候下最容易形成」,劉紹臣說,在濕度高的環境裡,懸浮微粒的外層會黏著水分,水分再去黏其他的懸浮粒子後,就會變成小圓球,當直徑增加1倍時,面積會擴大4倍,霾害也越來越明顯;溫度與相對溼度成反比,溫度高時,相度濕度低,懸浮微粒無法聚合。

    因此大陸的霾害大多發生在冬季,不然就是晚秋或初春的時候,而且以緯度高、天氣冷的華北地區為主。

    劉紹臣指出,凡是有工業汙染的地方,空氣裡都會有懸浮微粒飄揚,但是今年大陸的霾害範圍將近一百萬平方公里,約有25個台灣那麼大,這麼巨大的霾害,天氣系統是關鍵。

    今年大陸的高壓環流長期滯留在大陸東岸,空氣不流通、少風,霾在空氣中無法動彈,再加上華北工業區排放工業汙染物,2千多萬北京人燒煤取暖、開車通勤,自然與人為因素撞在一起,才讓北京霾在今年大爆發。不然像大陸的江蘇一帶,同樣也是工業區林立,但華南的天氣不如華北冷,當地人用暖氣的需求也沒那麼大,霾害汙染就不像北京那樣嚴重。

霾害的散播與天氣系統息息相關。他舉例,台灣今年1月不太冷,就是因為大陸冷氣團很少來,可想而知北京霾就一直聚在當地。

    但冷氣團若不斷從北向南移動,北京霾就會被風帶往鄰近國家,先前這些霾害汙染物就曾隨著東北季風往日本九州飄移,造成九州的空氣循環機賣到缺貨。

懸浮微粒濃度 雲嘉南最高

    台灣早期產業以工業為主,過去不少人認為,台灣的霾害來源是「北交通、南化學」,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處長朱雨其表示,近20年來,台灣的懸浮微粒汙染逐年下降,現在有3成汙染物是來自大陸。若拿先前發生北京霾期間,與同一時間台灣空氣品質狀況相比,懸浮微度的濃度相距15倍。

    朱雨其指出,台灣的空氣品質標準跟日本、美國一致,PM2.5的小時濃度以每平方公尺35微克為標準,而先前的北京霾,專家曾測到600微克,台灣空汙最嚴重的南部只有40微克左右。

    他說,環保署會分開檢測PM10PM2.5。根據人口密度與上下風地點設置全自動監測點,總計全台有76PM10測站。PM2.5懸浮微粒因危害程度較大,除了設有30個測站外,環保署還會派人每3天做1次人工手動監測採樣,把檢驗用的濾紙樣品帶進無塵實驗室裡量測,用國際間通過的高標準檢測台灣空氣中的汙染物。

    朱雨其指出,監測系統雖然無法直接判斷空氣中的懸浮究竟從哪來,但用電腦運算,依當時的氣象條件及汙染源的散播路徑,逆向推估汙染物的來源地。

    朱雨其表示,每年冬季到春季期間(11月至5月),台灣的懸浮微粒有3成都從大陸飄來,   台灣北部離大陸較近,飄來得比較多。而雲嘉南地區位在中央山脈的背風面,擴散條件不好,當地工廠、車量排放的廢氣易沉積在原地,向來是台灣懸浮粒子濃度最高的地方。

 

霾害/穿透肺泡、引發氣喘 SARS可怕【聯合報本報記者劉盈慧】          (全文網址: http://mag.udn.com/mag/campus/storypage.jsp?f_ART_ID=442618#ixzz2Ls2utp3M)


    台大兒童胸腔加護醫學科主任呂立表示,霾害中的懸浮微粒進入人體後,像PM10這種顆粒較大的會依附在呼吸道黏膜上;而像PM2.5、顆粒更小的會穿透肺泡,直接進入血管,隨血液循環全身,引起慢性支氣管發炎、氣喘等反應。霾害防不勝防,危險程度比SRAS還可怕。

    呂立指出,PM10指的是懸浮微粒的粒徑小於10微米,而PM2.5的粒子大小是PM101/4,粒徑約只有頭髮的1/28,非常細微。PM10的懸浮微粒,戴口罩就可以防範,人體的鼻毛、纖毛也能幫忙過濾,但PM2.5這種特別小的粒子很容意被吸入肺部、穿透肺泡,一旦進入人體,免疫系統會把懸浮粒子當成外來物,群起攻擊形成發炎反應,嚴重的會變成氣喘、慢性咳嗽、慢性支氣管發炎等症狀。

   「霾害比SARS還可怕」,他說,SARS要透過特殊的傳染途徑,一公尺內接觸病毒源才有機會感染;而霾害是空氣污染、不屬於病毒,「一陣風吹過來就有危險」,沒什麼措施能徹底防霾。

    他表示,若只是戴上一般的布口罩因四邊沒有密封,PM2.5的粒子還是會穿過去,除非是醫療級的N95口罩則可能防範。

    他表示,最近也有研究發現,孕婦若長期接觸PM2.5的懸浮微粒可能會早產,新生兒的體重會比較低、肺功能較虛弱,日後發生氣喘機率高。目前雖無直接證據顯示霾害會致死,但根據臨床診治經驗及研究來看,霾害嚴重的地區肺癌比率較高,從流行病學角度來看,霾害有其危險性。

 


 

   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林秉煜表示,從大氣的角度來看,霾的定義很廣,除了石化燃燒及工業排放的懸浮粒子以外,人類火耕所產生的煙霧或火山爆發時的煙霧,都是霾。

    只要這類的懸浮粒子,相對濕度在百分之75以下,並且會讓視野的能見度低於10公里,都可稱為霾。

    「因煙、霾所造成的災難傷害都可稱為霾害」,林秉煜舉例說,像2006年的東南亞霾害,就是印尼的火耕活動所引起。印尼政府鼓勵民眾栽植椰子與橡膠樹,部分業者為了方便耕種,會非法放火燒林整地,那年的氣候很乾燥,火勢一發不可收拾,山林燃燒時所產生的煙霧,隨著氣流擴散,飄散到鄰近的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國家。
    他說,東南亞霾害當時造成了許多班機延誤或取消,各國政府紛紛施行人造雨,有的還舉辦祈雨法會,當地民眾出門都要戴口罩。燃燒行為所產生的霾害,嚴重程度不輸北京霾。